治灾实干者 护民贴心人 记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科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之一,在个人会使用的每一度电中,有近60%来自于煤炭。2022年全国多地面临极端高温,并拉闸限电。在电煤保供的紧要关头,泸州市某民营煤矿却因为增划资源问题,面临着有煤不能采的尴尬局面。在了解到企业困难后,泸州市应急管理系统2023年度定期奖励记三等功集体市应急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科(以下简称煤安科)立刻组织专班,带着企业找政策、找方法,帮企业在安全的前提下复工复产、稳产达产。煤矿安全监管科也被授予泸州市应急管理系统2023年度定期奖励记三等功集体。

  2022年,为了保安全、护民生,煤安科“一人一矿”驻点蹲守超200天,干在一线、吃在井下、住在企业,帮助煤矿逐点逐面“查隐患”“控风险”“保安全”“稳达产”,全市煤矿供应电煤近60万吨,消除了用煤企业燃“煤”之急和群众停电之苦。

  煤矿灾害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灾害严重、赋存条件差的煤矿更是难上加难。在百米深的地底深处,每一次安全与灾害的斗争,或许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该市某民营煤矿开采煤层极薄,采煤工作面高度不足1m,而且顶底板破碎、淋水严重。2022年5月,监管人员罗勇正在该矿采煤工作面开展检查时,工作面上方停靠的采煤机突然下坠,快速向罗勇逼近,狭小的巷道内,面对重达数吨的“铁家伙”,罗勇无法采取任何的避险措施,眼睁睁看着危险逼近。万幸的是,紧急制动装置生效,采煤机在距离罗勇不足1米的地方停住了。事后,针对该类型设备存在的下滑风险,煤安科举一反三,反复论证,强力推进了全市采煤机更新和老旧设备淘汰,消除了同类设备的安全隐患。

  煤矿安全监管要专业,需要毅力和勇气,更需要敏锐和果敢。2023年7月,监管人员周伟正在某国有重点煤矿掘进工作面现场盯守。现场钻孔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突然遇到“卡钻”现象,作业人员不以为然,准备调整钻杆角度继续施工。但是,周伟敏锐察觉到“卡钻”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前兆,如果继续施工,非常有可能发生煤体、瓦斯大量喷出的严重事故。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他当机立断责令停止现场钻孔施工作业。

  当然,安全管理不能一停了之。随后煤安科立即调派瓦斯治理专家到矿,研判瓦斯治理情况,发现该工作面瓦斯突出指标已达临界值,监管人员当即指导企业修改抽采设计、完善治理措施。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该工作面的煤层瓦斯含量降到了安全值以内,生产得以重新步入正轨。

  抓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不怕危险、不怕累,最怕的就是在凌晨接到电话,这常常意味着意外发生了。

  2022年11月20日凌晨4点48分,一阵急切的电话铃声,将科长徐月林从睡梦中惊醒,“1处重点煤矿瓦斯超限,井下还有一百余名作业人员。”瓦斯超限极易引发爆炸,重则就是矿毁人亡,他当即指令企业“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并连夜赶往煤矿,清点每一名矿工安全撤离情况。天微亮,他又迅速组织专家到超限工作面,核查超限原因,帮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这样的紧急状态往往令大家如履薄冰,而煤矿风险点多面广,事故防范难度极大,瓦斯、水害、顶板、运输等所有的环节,可谓“条条蛇都要咬人”。如何打牢煤矿安全的基层基础,煤安科经过调研,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和装备提升作为防范零星事故的突破口。如今,全市煤矿井下1400余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全部安设了视频监控,实现了全过程、零死角的动态监管,同时,还创新清单制“明白卡”管理模式,5000余名矿工兄弟“一人一卡”,照单作业成为安全生产新常态,我市煤矿“岗位明白卡”工作经验获得全国推广。

  要从根本上护佑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势在必行。煤安科积极努力争取,全面广泛发动,2023年,泸州市煤矿投入资金超3.5亿余元用于“四化”建设,煤矿实现100%机械化开采,建成2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当下,人工智能视频管控不安全行为、5G通信系统联通井上井下,减人增效的智慧矿山建设正加速推进。(供稿: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朱索 周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