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煤金辛达煤业:智能化助力煤矿绿色转型与高效开采
近年来,煤炭行业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巨大压力,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如何将传统的“乌金”变革为“绿金”,是摆在每一个煤矿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山西焦煤金辛达煤业以其卓越的智能化开采技术,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展现出煤矿行业转型的光明前景。
山西焦煤金辛达煤业通过全方面提升开采效率,实现了“乌金”的高效开采。在260米长的工作面上,每日推进20刀,月平均推进300米,最大月推进甚至达到 400 米,创下了行业新纪录。这不仅让金辛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更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树立了标杆。
据了解,金辛达煤业在采用智能化设备后,工作面生产班的人员从之前的17人缩减至仅需49人。如此巨大的转变得益于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采煤机智能记忆等技术的引入,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和高效。
金辛达煤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1.2米薄煤层的精煤年产量150万吨,创造国内领先水平。这一数字不仅展示了煤业的生产能力,更是推动传统煤矿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一步。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一直在改进生产工序,金辛达在环保方面也做出了更多努力。
在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背景下,慢慢的变多的企业被要求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金辛达煤业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而且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各项生产数据,来提升了全矿的安全性与效率。
精益管理理念被引入金辛达煤业,并获得很明显的成效。通过对液压支架设备做精细化管理,金辛达的设备常规使用的寿命得到了极大的延长,自投用以来8年,仅返厂检修一次,累计通过煤量约2611万吨。这不仅为企业减少了更新费用达709万元,还大幅度降低了机电事故率,保证了矿工的生产安全。
通过高效管理,金辛达煤业的职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逐步的提升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受伤或死亡与设备故障,展示了智能化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金辛达煤业,无论是年轻的技术工还是经验比较丰富的电气工,都在面对新的智能设备而不断学习和成长。现年43岁的张卫红,作为井下电气工,见证了煤矿行业的变革。他表示,随只能设备的一直更新,工人们也需要加强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人,金辛达煤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金辛达煤业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生产数据,更在于其积极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决心。通过智能化开采的技术应用和精益管理,金辛达煤业将“乌金”变为“绿金”,展现了一个充满了许多活力与创新的煤炭企业形象。
在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化技术的融入,整个煤矿行业都将迎来深刻的变化,真正的完成环保与效益的高效统一。金辛达煤业所代表的,正是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方向,其成功经验或将为别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因此,人人都在期待未来的煤矿行业能够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中,继续发扬光大,而金辛达煤业则将是这一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参与者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