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向广 陕西数字化应用新突破
在1.3万米的高空,利用5G、量子加密技术,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搭建地空立体通信网络,实现试飞数据的实时传输;
在600多米深的井下,通过5G双频组网,大海则煤矿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复制落地10个煤矿项目,合同金额达1.2亿元;
在10公里外,借助“5G+”院前急救系统,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现“上车即入院”,为抢救病患赢得“黄金时间”,成功救治危重患者;
截至2023年底,陕西5G基站总数达9.6万个,万兆无源光端口总数达62.5万个,“5G+”融合应用项目超1000个,标杆项目79个,典型应用场景101个,一批全国领先的5G应用示范项目竞相涌现。
在陕西,5G应用已经在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智慧能源领跑全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多点开花”,“5G+”教育、医疗、交通等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化的经济蒸蒸日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的高级解决方案专家,米政从事信息化建设已经11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自己负责的5G智慧矿山项目获得全球大奖。
去年,由陕西移动联合大海则煤矿打造的全国首个双频组网5G智慧矿山项目,获得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5G能源挑战奖”,成为全世界5G能源行业唯一获奖项目。
米政说:“大海则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利用5G双频组网实现井下多场景应用创新,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大海则煤矿位于榆林市榆阳区,隶属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井田面积265.63平方公里,资源总储量47.86亿吨,设计可采储量32.09亿吨,建设规模年采煤量2000万吨,是我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之一。
依托5G融合应用,大海则煤矿实现智能化生产和多岗位无人值守,工作面人员缩减75%,吨煤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大海则煤矿打造的5G双频组网方案,在榆林实现规模复制落地10个煤矿项目,合同金额达1.2亿元。
“5G智慧矿山建设慢慢的变成了能源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标配’。”米政说,大海则煤矿5G智慧矿山项目吸引了大批能源企业参观学习,已经在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形成合作意向超16个,预计推广规模超20亿元。
可可盖煤矿建成国内首个“5G+智能化建井”系统,将井筒建设周期由采用传统方法的54个月缩减至17个月,节约投资20亿元以上,彻底改变了煤矿工人入地打井的传统工艺,实现“打井不下井”;
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示范项目实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综合利用率100%,相较于传统电网供电、市政供热系统,年化运行成本降低60%以上,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40吨以上;
赵石畔煤矿首次实现5G RedCap在井下的规模应用,通过井下离散数据无线轻量化融合接入、物联设备统一监控等功能,实现煤矿辅助生产系统无线%以上的设备维护资金和人力成本;
陕西煤矿智能化建设领跑全国,智慧矿山、精细化工、多能融合等智能化、低碳化场景贯穿能源研发、生产、运输、应用等诸多环节,5G应用加速向“深”拓展,持续释放“长板”效应。
“面对道路状况复杂的生产场景,传统的单车智能技术没办法解决长尾场景及大规模有效数据的传输难题。”陕汽重卡扩能基地一期项目经理刘贵军说,以5G为基础的车路协同技术为无人驾驶提供了解决传输难题的新路径。
作为国内重卡领域最大的“5G+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应用基地,陕汽重卡扩能基地通过创新突破,实现道路事件及时反馈,识别率和准确率均达95%以上。目前,陕汽无人驾驶形成多级别、多场景、多车型的系列化产品,在田湾核电站、青岛港、本溪钢铁、晋南钢铁等多个场景落地运营。
陕汽通汇物流轮胎仓库工段长李忠平说:“从仓库到总装车间,往返距离400米,以前得安排18个人倒班运送轮胎。现在有了无人驾驶车,往返一趟16分钟,省时省力。”
在提升短途倒运效率的同时,“5G+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深层次地融合让生产制造进一步提速。在陕汽重卡扩能基地总装车间,平均4.8分钟就能装配完成一辆重卡。
陕汽重卡扩能基地总装车间团委书记陈菲龙说:“我们的产线是混线生产模式。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装配十多款车型,是国内重卡领域最快的柔性生产线之一。”
通过构建丰富的“智造”和“智行”场景,陕汽重卡扩能基地“5G引领陕汽智造”项目获得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赛一等奖,成为中国重卡智能工厂的“样板间”。
“通过‘智造+无人驾驶’,‘5G引领陕汽智造’项目实现反向助力生产的‘小循环’,助推企业降本增效提质降耗。”西安电信5G工业互联网项目经理程鑫说,多家头部车企前来咨询,希望借助5G技术创新应用场景。
如今,5G融合应用正在从生产外围逐步延伸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从头部企业内部拓展到产业链上下游。立足工业体系完整的优势,陕西持续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的经济融合,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开展制造业“上云”企业星级评定,举办“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现场会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以陕汽、法士特、中国西电、陕鼓动力等为代表的企业,加快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步伐,产业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全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多点开花”。
在探索“5G金融安消一体化”应用方面,西安银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机构。
以5G运营连接管理平台为底座,西安银行联网监控中心项目融通安防、消防、报警、门禁、对讲等10余家厂商15类系统,搭建“1张专网”,实现40多种设备终端的适配和升级改造。
“以往,一旦市级监控平台发生故障,整个支行及分行网点的监控就会‘瘫痪’。”西安银行行长梁邦海说,联网监控中心项目在国内银行机构首次应用5G技术,建立扁平化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总行“一对多”直接管控,提升了突发事件处置效率,同时实现市级分行监控中心无人值守,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相较传统监控解决方案,西安银行联网监控中心项目5G施工破坏小,交付期短,建设造价下降20%,单点传输费用下降35%。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西安银行全省132个网点落地应用,可复制性强。
“要把不同厂家、不一样的产品统一接入管理平台,有的产品甚至已经停产,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陕西电信金融交通行业事业部工作人员马路遥说,通过一年的测试验证,团队为西安银行量身定做5G专网的设备连接和管理,创新安消应用场景,充分验证了5G在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梁邦海说:“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正在重塑产业体系,加速业态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未来,金融竞争的重点是金融科学技术创新。”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慢慢的变多充满想象、饱含温度的产品和场景竞相涌现:医疗领域的5G应用从远程诊断向远程精准治疗延伸,电力领域的5G应用从输送环节的无人巡检覆盖到“发、输、变、配、用”环节,文旅领域的5G应用为广大群众带来沉浸式交互体验……
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坚实,关键技术不断实现新突破。当前,陕西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适度超前发展,面向产业创新和个人消费的5G融合应用技术一直在升级。在全国层级最高、顶级规模的5G专业赛事——“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中,陕西获奖数量和等级连创新高,在全国名列前茅。
信通院(西安)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杨鹏说:“今年是5G-A的商用元年,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革命性技术将步入现实,产业级的5G-A应用将进入集中爆发期。陕西将发挥好自身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快拓展5G融合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苏怡)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